928年透明膠帶理查·德魯,明尼蘇達州圣保羅1928年5月30日在英國和提出申請,德魯開發出了一種很輕的、一壓即合的黏合劑,起初的一次嘗試不夠粘,因而德魯被告知:“把這玩意兒拿回到你那些蘇格蘭老板那里去,要他們多放一些膠!”(“蘇格蘭”的意思是“吝嗇”。但是,大蕭條期間,人們為這種膠帶找到了幾百種用途,從補衣服到保護碰破的雞蛋它都大有用途。
主要流程:
1.吹膜 → 2.上膠 → 3.復卷→ 4.切割
把塑料母料加入到吹膜機中,吹成塑料薄膜,寬度一般在1.3M左右.根據膠帶用途.然后再選擇不同的塑料粒子以及加入一些特種添加劑.
經過吹膜后,把薄膜上到涂布機添加涂布膠水,其實這個工序主要是根據膠帶需要的粘度及用途來選用膠水的,等涂布好后就是膠帶了.
接著就是需要把這大卷的塑料膠膜通過復卷機再重新卷成一小卷的膠卷,這就可以根據我們平時使用的膠帶所需要的長度來進行復卷。
重慶膠帶的小膠卷可以再用分切機分切成平時使用的膠帶所需要的寬度,膠帶生產對看到質量影響較大的環節就是吹膜和涂布這二個工序.因為這二個工序出來就是半成品了,而后面的復卷.分切這些對膠帶的影響則比較小了。
即測試膠帶初始粘住被粘物的能力的大小,大致方法是用國標的鋼球在傾斜成45度角的膠帶上自然滾下,依次增大鋼球的大小,其能黏住的鋼球越大,初粘就越大。
即在膠帶全部黏住物體后,粘性的持續能力,通常的測試方法是:用規定大小的膠帶,沾住兩塊鋼板的表面,然后一塊鋼板懸掛于測試儀上,另一塊懸掛1KG的砝碼,看兩塊鋼板不分離的時間能持續多久。
用標準寬度的膠帶黏住特定鋼板,然后用機器手將膠帶從鋼板上撕開膠帶,機械手穩定的力就反映剝離力的大小。